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库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化瘀丸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库差异基因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化瘀丸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TCMSP数据库检索化瘀丸中12味中药信息,获得化瘀丸的活性成分和分子靶点.通过GEO数据库检索"breast cancer"筛选后获得GSE139038数据,通过R软件分析得出差异基因.通过DrugBank、OMIM、TTD和CTD数据库筛选出乳腺癌的相关靶点,利用UniProt数据库对靶点进行基因注释,通过Cytoscape 3.2.1软件构建化瘀丸与乳腺癌的成分-靶点网络图,使用插件BisoGenet和CytoNCA绘制核心靶点拓扑网络,并进行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的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将网络中度值较高的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从GEO数据库下载分析得到乳腺癌上调和下调最明显的差异基因40个.获得化瘀丸主要活性成分7个,包括山柰酚(kaempferol)、谷甾醇(sitost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槲皮素(quercetin)、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等,作用于JUN、FOS、MYC、E2F1、E2F2等32个基因靶点.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化瘀丸治疗乳腺癌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激活转录因子结合、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生物反应,作用于病毒感染通路、细胞衰老信号通路、IL-17信号通路、肝癌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化瘀丸治疗乳腺癌的活性成分为槲皮素等,主要涉及病毒感染、IL-17及其他与癌症相关的通路.
文献关键词:
化瘀丸;乳腺癌;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敏;李羿南;张青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 100010;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敏;李羿南;张青-.基于网络药理学联合GEO数据库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化瘀丸治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22(05):1-8
A类:
化瘀丸,GSE139038,BisoGenet
B类:
网络药理学,学联,GEO,分子对接技术,技术探讨,差异基因分析,有效成分,TCMSP,数据库检索,中药信息,分子靶点,breast,cancer,出差,DrugBank,OMIM,TTD,CTD,UniProt,对靶,基因注释,Cytoscape,软件构建,靶点网络,网络图,插件,CytoNCA,核心靶点,拓扑网络,交集靶点,通路富集分析,下载,主要活性成分,山柰酚,kaempferol,谷甾醇,sitosterol,异鼠李素,isorhamnetin,常春藤皂苷元,hederagenin,槲皮素,quercetin,beta,豆甾醇,stigmasterol,JUN,FOS,MYC,E2F1,E2F2,基因靶点,趋化因子受体,细胞衰老,肝癌,治疗作用
AB值:
0.31448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