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
文献摘要: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是一种肠系膜缺血性疾病,可引起肠壁水肿、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肠道细菌移位、败血症、肠道坏死、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非特异性临床表现,还可发生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表现.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目前以肠系膜血管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为主,治疗方式以禁食、补液、预防性抗感染、抗凝等保守措施为主,对于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恶化的患者,可采用血管腔内治疗,若出现肠管坏死,则需要进行手术切除.血管腔内治疗途径包括经皮经肝、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直接途径,经肠系膜上动脉的间接途径,动静脉联合途径,经皮经脾途径等,不同途径的适应证侧重有所不同.腔内治疗方式包括吸栓、碎栓、溶栓等,以溶栓最常见,诊治的及时性与预后情况密切相关.AMVT诊治过程中应贯彻损伤控制性外科与多学科协作的理念以及进阶式的诊断、治疗策略.
文献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血管腔内治疗;肠系膜缺血;抗凝治疗
作者姓名:
金良;徐江;汪丹青;王筝
作者机构:
铜陵市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安徽 铜陵 244000
引用格式:
[1]金良;徐江;汪丹青;王筝-.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腔内治疗)[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22(12):1483-1488
A类:
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
B类:
肠系膜缺血,缺血性疾病,肠壁,血液循环障碍,肠道细菌,细菌移位,败血症,腹腔感染,腹腔积液,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可出,腹痛,腹胀,恶心,非特异性,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影像学检查,血管增强,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禁食,补液,抗感染,等保,施为,保守治疗,治疗过程,病情恶化,用血,血管腔内治疗,肠管,手术切除,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肠系膜上动脉,动静脉,适应证,溶栓,及时性,预后情况,诊治过程,损伤控制性外科,多学科协作,进阶式,治疗策略,抗凝治疗
AB值:
0.258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