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荀子崇"伪"论对孔子礼学意义的开显及其伦理意蕴
文献摘要:
孔子之学以仁礼合一为本,其后孟荀双峰突起,一显仁一显礼,各引一端,各有所成.在道德养成上,孟子重"性",主"人之性善",肯定道德先天,以为人顺此性扩而充之即可成善,凸显了德性伦理之意义;荀子崇"伪",主性朴性恶,倡言道德后起,以为人性之朴必待"伪"而"美"之,人性之恶必待"伪"而"化"之,凸显了规范伦理之价值.荀子崇"伪"的人性论主张,充分开显了孔子礼学之意义,深化了其仁礼合一之学"克已复礼为仁"(以礼显仁)的维度,即强调通过后天认知实践礼义("伪")的修养努力涵养德性、养成人格.当然,如果在德性伦理视域下审视,荀子以性朴性恶之论逼出"积伪"之说,在开显礼学之意义的同时,却也面临着礼义无所出、价值自觉无保证的理论难题.
文献关键词:
荀子;崇"伪"论;孔子;礼学;规范伦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治文
作者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孔子文化研究院,山东 曲阜27316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治文-.荀子崇"伪"论对孔子礼学意义的开显及其伦理意蕴)[J].齐鲁学刊,2022(06):15-24
A类:
克已复礼
B类:
荀子,孔子,礼学,伦理意蕴,双峰,突起,一端,道德养成,孟子,性善,德性伦理,性恶,倡言,规范伦理,人性论,过后,后天,认知实践,礼义,伦理视域,之论,逼出,积伪,之说,无所,所出,价值自觉,论难
AB值:
0.4736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