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分布式认知视域下"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探索研究
文献摘要:
航空航天类高校是培养具有"航空报国"精神创新能力人才的主阵地,开展精准的课程思政既有助于满足国家和社会重大战略需求,又有助于在高校践行"三育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分布式认知的主客体融合观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持.基于分布式认知的观点,立足航空类院校的航空报国办学理念,依托智能制造类课程"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充分挖掘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育人属性,探索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航空报国精神,协助构建培养兼具创新意识和奉献精神人才的协同体系.
文献关键词:
课程思政;航空报国;机械加工新发展;智能制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长勇;张艳敏;丁文锋;张全利
作者机构: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高等教育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16;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长勇;张艳敏;丁文锋;张全利-.分布式认知视域下"机械加工新发展"课程思政的课堂设计探索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22(08):6-10
A类:
机械加工新发展
B类:
分布式认知,课堂设计,设计探索,探索研究,航空航天类,力人,主阵地,战略需求,三育人,人的教育,教育目标,主客体,航空类院校,国办,办学理念,制造类课程,课程体系建设,主渠道,航空报国精神,创新意识,奉献精神,神人,协同体系
AB值:
0.2813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