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高侵染锈病全株玉米制作青贮后主要营养发酵和毒素指标变化初探
文献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高度侵染锈病的全株玉米在制作青贮后主要营养、发酵以及毒素的变化.试验选取了叶片孢子堆占比面积为60%~70%的青贮玉米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青贮前原料组(1组)、常规青贮组(2组)和乳酸菌添加剂组(3组),通过真空袋青贮60 d,利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和ELISA试剂盒的方法进行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示:2组的粗蛋白(CP)含量显著高于1组和3组(P<0.05);2组、3组的乳酸(LA)和乙酸(AA)含量显著高于1组(P<0.05).各组干物质(DM)、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淀粉(Starc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和丁酸(BA)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且DM含量均在.30%以上,Starch含量在28%以上.全株玉米青贮前的4种毒素含量均超过限定值,且均显著高于青贮后(P<0.05).2组和3组的玉米赤霉烯酮(ZEA)、T-2以及黄曲霉毒素B1(AFB1)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2组呕吐毒素(DON)含量显著低于3组(P<0.05).研究表明,在高度侵染锈病的条件下,常规青贮和乳酸菌添加剂青贮的主要营养指标差异不显著,主要发酵指标均优于青贮前;青贮后4种毒素含量低于青贮前,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
文献关键词:
锈病;全株玉米青贮;营养发酵;毒素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一为;曹学浩;王丽学;邵丽玮;田雨佳;王鸿英;马超
作者机构:
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天津30006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天津300381;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00;天津农学院,天津3003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一为;曹学浩;王丽学;邵丽玮;田雨佳;王鸿英;马超-.高侵染锈病全株玉米制作青贮后主要营养发酵和毒素指标变化初探)[J].现代畜牧兽医,2022(09):9-12
A类:
营养发酵
B类:
侵染,锈病,米制,后主,指标变化,孢子,比面积,青贮玉米,乳酸菌,真空袋,近红外,红外检测技术,试剂盒,指标检测,粗蛋白,CP,LA,AA,干物质,DM,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Starch,ADF,中性洗涤纤维,NDF,丁酸,BA,均差,全株玉米青贮,限定值,玉米赤霉烯酮,ZEA,黄曲霉毒素,AFB1,含量差异,呕吐毒素,DON,营养指标,发酵指标
AB值:
0.3376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