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关于刑法中盗窃行为的概念分析
文献摘要:
"公开盗窃"不属于盗窃行为的行为方式.在汉语语境中,盗窃是指用不合法的手段秘密地取得他人财物的行为.法律的制定和颁布实质上是立法者与调整对象之间的交流,因此,法律中所使用的"盗窃"概念必须与其所调整的对象之间保持统一.不同语言人群之间,因不同的社会历史实践经验,所形成的概念及其语词通常会存在差异.汉语中的"盗窃"概念,在有些国家是没有的.翻译家们对于外语词汇的不精确翻译,在法学研究中不能当然地接受.刑法学家对于盗窃行为的解释,不能超越人们日常生活中众所周知的内容,否则不仅会阻碍刑法的行为规制机能的发挥,而且也违反刑法中的罪刑法定原则.
文献关键词:
盗窃;秘密性;行为概念;类推解释;罪刑法定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居全;许富仁
作者机构:
肇庆学院 政法学院,广东 肇庆 52606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居全;许富仁-.关于刑法中盗窃行为的概念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22(04):83-89
A类:
刑法学家
B类:
盗窃行为,概念分析,行为方式,汉语语境,指用,人财物,立法者,调整对象,社会历史,历史实践,语词,翻译家,外语,法学研究,越人,众所周知,否则,行为规制,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秘密性,行为概念,类推解释
AB值:
0.3444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