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重音乐能力与世界音乐教育探究
文献摘要:
世界音乐这一学科的出现源自于西方的比较音乐学(Comparative musicology)以及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它们是以探讨非我民族民间音乐为特征的学术领域,重点研究对象是非西方地区的传统音乐和欧美的民间音乐.所以也有人认为它是民族音乐学的应用学科.在世界音乐的教学和研究中,"双重音乐能力"是十分重要不可忽缺的."双重音乐能力"是20世界80年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在田野工作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沉浸式"的研究理念,他强调世界音乐工作者应参加两种音乐体系的训练,在研究过程中不要只停留在理论表面,也要有实际演奏或演唱的能力.中国学者张欢在2007年针对我国少数民族高校音乐教育也提出了"双重乐感"的理念,并应用到了教学实践当中.本文从梳理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开始入手,针对世界音乐教育中存在的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要将双重音乐能力吸收并运用到专业音乐院校和普通高校的世界音乐课堂中.
文献关键词:
世界音乐;双重音乐能力;世界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笑
作者机构:
中央音乐学院 北京10003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笑-.双重音乐能力与世界音乐教育探究)[J].当代音乐,2022(03):50-53
A类:
双重音乐能力,双重乐感
B类:
世界音乐教育,教育探究,比较音乐学,Comparative,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非我,民族民间音乐,非西方,传统音乐,乐和,应用学科,田野工作,究理,乐工,音乐体系,研究过程,不要,演奏,演唱,中国学者,民族高校,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音乐,音乐院校,普通高校,音乐课堂
AB值:
0.24264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