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工作记忆中"组块"概念的演化及理论模型
文献摘要:
在Miller提出"神奇的数字7±2"之后,"块"被很多理论作为个体工作记忆加工过程中具有稳定结构并可用于衡量记忆容量的单位.但随着研究者对"组块"研究的深入,他们对组块的定义也在发生着改变.与此同时,不少研究发现个体的年龄阶段与其主要采用的组块层级相对应,但尚不清楚组块层级的转换是否存在固定的年龄区间,且对组块机制的解释仍存在分歧.因此本文针对组块定义的发展与演变、年龄阶段特征及其机制三方面展开综合讨论.未来的研究可以更多探讨长时记忆在工作记忆组块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完善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组块特征,以及怎样发挥复述策略和"少即是多"原则在组块过程中的优势等问题.
文献关键词:
组块;工作记忆;模型结构;容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玉田;陈睿;李鹏
作者机构: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昆明6505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玉田;陈睿;李鹏-.工作记忆中"组块"概念的演化及理论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22(12):2708-2717
A类:
B类:
工作记忆,组块,Miller,神奇,加工过程,稳定结构,发展与演变,阶段特征,长时记忆,不同年龄阶段,复述,少即是多,模型结构
AB值:
0.2936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