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早期直肠癌磁共振三维成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直肠癌磁共振三维成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2021年早期直肠癌辅助治疗的患者120例,均行磁共振三维快速自旋回波序列(CUBE)及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扫描检查.依照患者术前术后肿瘤病理消退分级分为敏感组108例和不敏感组12例,比较2组患者新辅助治疗前后瘤体体积磁共振三维成像相关参数变化.结果:敏感组与不敏感组体积差值和体积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2组体积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直肠癌磁共振三维成像能准确检测早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瘤体体积变化,诊断灵敏性及准确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文献关键词:
早期直肠癌;磁共振三维成像;诊断符合率
作者姓名:
白玉麟
作者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震波室 河南洛阳 471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玉麟-.早期直肠癌磁共振三维成像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07):1-3
A类:
磁共振三维成像
B类:
早期直肠癌,临床应用价值,应用价值研究,本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CUBE,常规序列,扫描检查,肿瘤病,消退,不敏,新辅助治疗,瘤体体积,参数变化,体积变化率,灵敏性,诊断符合率
AB值:
0.183701
相似文献
基于MRI影像组学构建程序性死亡蛋白-1抗体联合全程新辅助放化疗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模型
张晓燕;朱海涛;李晓婷;李英杰;李忠武;王维虎;武爱文;孙应实;张岚-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科,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胃肠肿瘤中心三病区,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病理科,北京 100142;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放疗科,北京 100142;河南中医药第一附属医院磁共振科,郑州 450000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