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藏药"甘松-余甘子"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机制探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文章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藏药"甘松-余甘子"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TCMSP,获得藏药"甘松-余甘子"活性成分及相关的作用靶点,应用GeneCards、OMIM、DisGeNET数据库获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相关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药物疾病共同靶点,将其输入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运用R语言及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通过R语言对靶点基因进行GO、KEGG集分析.分别采用AutoDock软件、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可视化验证.结果 藏药"甘松-余甘子"通过15个有效成分作用于16个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治疗靶点.筛选出4种核心有效成分,4个核心靶点包括PTGS2、TNF、CASP3、TP53.GO富集分析主要涉及神经元死亡调节、神经元死亡、电离辐射响应、糖皮质激素反应、对紫外线的反应、内在的凋亡信号通路、皮质类固醇反应等生物过程进行调节,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P53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4种核心有效成分与主要核心靶点PTGS2、TNF、CASP3、TP53均具有一定的结合活性.结论 藏药"甘松-余甘子"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机制,可能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抗炎、抗癌、抗氧化、抗凋亡、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甘松;余甘子;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分子对接
作者姓名:
杨帅;王月;李根;张亮亮;李楠;张会存;伊比然恨;汪红兵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消化科,北京 100010;拉萨市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850000;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中医研究所,北京 10001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帅;王月;李根;张亮亮;李楠;张会存;伊比然恨;汪红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藏药"甘松-余甘子"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的机制探究)[J].西藏科技,2022(11):74-80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藏药,甘松,余甘子,幽门螺杆菌相关胃炎,机制探究,TCMSP,活性成分,作用靶点,GeneCards,OMIM,DisGeNET,韦恩图,取药,Cytoscape,言及,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对靶,靶点基因,AutoDock,Pymol,化验,有效成分,成分作用,胃炎治疗,治疗靶点,核心靶点,PTGS2,CASP3,TP53,富集分析,神经元死亡,电离辐射,糖皮质激素,紫外线,皮质类固醇,生物过程,HIF,结合活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抗癌,抗凋亡,血管生成
AB值:
0.2616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