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白芍潜在的物质基础及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机制.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相关文献对白芍的活性成分进行筛选,经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预测药物靶点,从TTD、DrugBank、OMIM、CTD、GeneCards获取疾病靶点,通过Venny平台得到交集靶点.运用Cytoscape 3.7.2构建白芍"活性成分-靶点"网络,BioGenet构建药物与疾病靶点的蛋白互作网络,拓扑分析提取交集网络,得到白芍治疗疾病的关键靶点.用DAVID数据库进行富集分析,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得到白芍有效成分13个,药物靶点159个、疾病靶点793个,汇总出白芍治疗疾病的关键靶点278个,分析出GO功能127个、KEGG富集通路34条.推测白芍除直接作用于疾病关键靶点涉及的信号通路(NF-κB、TNF、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等),还同时调控花生四烯酸代谢、癌症、细胞凋亡通路等.结论:白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优势,可以通过调节免疫、控制炎症、影响代谢干预疾病进程.
文献关键词:
白芍;系统性红斑狼疮;网络药理学;生物信息学;分子机制;信号通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子琳;夏聪敏;唐晓颇
作者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子琳;夏聪敏;唐晓颇-.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白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机制)[J].中医药信息,2022(06):33-40
A类:
BioGenet
B类:
网络药理学,白芍,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药理学,活性成分,DrugBank,SwissTargetPrediction,药物靶点,TTD,OMIM,CTD,GeneCards,Venny,交集靶点,Cytoscape,蛋白互作网络,拓扑分析,关键靶点,DAVID,富集分析,有效成分,富集通路,直接作用,细胞受体,控花,花生四烯酸代谢,凋亡通路,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节免疫
AB值:
0.25951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