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对外客运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供需匹配度评价方法
文献摘要:
为解决因旅客出行方式选择的动态性和随机性而导致的抵达客流需求与运输运力供给不匹配的问题,建立了出租车接续运输供需匹配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出租车排队特征和出租车供给情况,将枢纽场站内出租车接续运输的实际场景划分为出租车供给充足和供给不足两种情形;然后,将积压后移平稳估计法(Stationary Backlog-Carryover,SBC)考虑进M/M/C排队模型中,结合出租车运力、出租车数量和排队人数等,从实际旅客排队场景出发构建评价模型,同时引入出租车供需匹配度评价指标(指标值为10min)进行对比分析.最后,以北京南站东侧调度站为例,应用出租车接续运输供需匹配评价模型对其出租车接续运输供需匹配情况进行评价,并将计算得出的平均等待时间与实际测算的平均等待时间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计算结果显示:调查日内晚高峰时段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为6.24min,小于指标值,供需匹配情况较好;夜间时段乘客平均等待时间为15.20min,大于指标值,供需匹配情况较差.据此,未来枢纽管理部门和接续运输企业可根据实时出租车供需匹配情况合理安排出租车调度,提高枢纽运力保障和应急能力,实现旅客的快速有序疏散.
文献关键词:
对外客运枢纽;接续运输;出租车需求;排队时长;供需匹配评价;SBC方法
作者姓名:
吴玉兰;陈旭蕊;柴娇龙;翁剑成;孙宇星
作者机构: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 100088;北京工业大学 交通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玉兰;陈旭蕊;柴娇龙;翁剑成;孙宇星-.对外客运枢纽出租车接续运输供需匹配度评价方法)[J].交通运输研究,2022(05):11-18
A类:
接续运输,供需匹配评价,Backlog,Carryover,出租车需求
B类:
对外客运枢纽,匹配度,旅客出行方式,出行方式选择,随机性,抵达,客流需求,输运,场站,站内,场景划分,供给不足,积压,后移,Stationary,SBC,排队模型,合出,车运,入出,指标值,10min,京南,南站,东侧,平均等待时间,乘客,24min,20min,运输企业,合理安排,运力保障,应急能力,疏散,排队时长
AB值:
0.2078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