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分析大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活性化合物及作用靶点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数据库筛选出大黄中的潜在化学活性物质及相关靶点蛋白,采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靶点,并运用UniProt数据库查询与之相对应的基因名称,借助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疾病-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图,通过STRING数据库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再利用Bioconductor平台和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通过筛选,共获得大黄的有效化学成分16种,与UC密切相关的关键化学成分共6个,大黄-UC的共同靶点基因25个,获得PPI核心基因分别为MYC、CASP3、JUN、ESR1、PTGS2、CASP8CASP9、IL1B、CCNB1、CDKN1A、CHEK1、PPARG、BAX、NOS2、BCL2;对基因进行富集分析获得43条GO生物学过程和17条KEGG相关信号通路,涉及p53信号通路、多种凋亡通路、铂耐药通路、细胞凋亡通路、细胞周期通路、VEGF信号通路、细胞衰老通路、坏死性通路、Erb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结论:大黄可以通过多靶点、多种途径对UC起到治疗作用,为未来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网络药理学;大黄;作用机制
作者姓名:
潘威
作者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辽宁 沈阳 11000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威-.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大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机制)[J].西部中医药,2022(06):80-85
A类:
CASP8CASP9
B类:
网络药理学,大黄,溃疡性结肠炎,活性化合物,作用靶点,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stems,pharmacology,database,analysis,platform,TCMSP,化学活性,活性物质,靶点蛋白,基因组注释,注释数据库,GeneCards,UniProt,数据库查询,Cyto,scape,可视化网络,网络图,STRING,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Bioconductor,基因本体,ontology,富集分析,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genes,genomes,过筛,共获,有效化学成分,UC,靶点基因,PPI,核心基因,MYC,CASP3,JUN,ESR1,PTGS2,IL1B,CCNB1,CDKN1A,CHEK1,PPARG,BAX,NOS2,BCL2,生物学过程,p53,凋亡通路,铂耐药,细胞周期通路,VEGF,细胞衰老,坏死性,ErbB,MAPK,HIF,PI3K,Akt,多靶点,治疗作用
AB值:
0.47543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