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创新激励框架的员工创新行为决策分析
文献摘要:
本文运用博弈模型,在激励机制框架下分析了员工被动性和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决策过程和绩效差异.假设两种创新行为的本质区别在于员工与企业博弈中的主导权不同,且主动性创新行为的创新效率高于被动性创新,探讨了创新效率、创新保留任务量、创新主体风险规避度对两种创新行为决策结果的影响,并从创新绩效以及经济收益的角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被动性创新下,员工因创新保留任务量的降低可以得到额外的创新绩效,促使其创新行为由完全服从式向应付式转变;主动性创新下,员工投入的创新努力和创新绩效产出不一定和创新效率正相关,而应付式创新下则一定正相关;员工的理想创新绩效转化率越高,主动性创新行为实现的创新绩效和经济收益越有可能高于应付式创新,员工投入的创新努力则可能低于后者;如果两种创新行为的创新效率差距较小,企业和员工有可能均偏好于应付式创新,但前提是企业在应付式创新下设置的单位创新绩效激励强度高于主动性创新.当企业和员工决策偏好不一致时,员工创新行为的协调方向取决于哪种行为创造更大的创新总收益.
文献关键词:
员工创新行为;博弈主导权;创新绩效;决策偏好
作者姓名:
陆玉梅;梅强;高鹏
作者机构:
江苏理工学院商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江苏镇江 212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陆玉梅;梅强;高鹏-.基于创新激励框架的员工创新行为决策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22(02):11-19
A类:
博弈主导权
B类:
创新激励,员工创新行为,行为决策,决策分析,博弈模型,机制框架,主动性创新行为,决策过程,绩效差异,本质区别,创新效率,被动性创新,留任,任务量,创新主体,风险规避,创新绩效,经济收益,服从,应付,员工投入,创新努力,绩效产出,下设,绩效激励,激励强度,强度高,决策偏好,哪种,总收益
AB值:
0.25038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