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潜在源区分析及传输通道研究——以株洲市为例
文献摘要:
利用Hysplit、Meteolnfo模型,计算株洲2017-2019年特护期(10月至次年3月)的后向轨迹,并进行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因子(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结果 表明,10-12月,污染物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偏北方向,1-3月,偏南方向的源区不断扩大,这与季节更替、季风转换有关;12和1月,潜在源区面积最大,强度最强,传输通道最清晰.对特护期各月份进行权重潜在源贡献因子(WPSCF)和加权浓度权重轨迹(WCWT)分析,结果表明,12月有1条明显的WPSCF高值带起源于河南省中北部,一路向南,经平顶山、过南阳、再经襄阳进入湖北省,该高值带蛇形前进,过荆州跨长江经岳阳华容县进入湖南,再过常德、益阳,以弧形路径到达长株潭地区,这条路径是12月北方污染物影响长株潭的主要传输通道.WCWT分析也有类似结果,且通道路径更宽广,1月的潜在源区在偏北方向呈扇形分布,在较远距离上的河南、安徽等省份呈指状分布.经2017年12月5日重污染个例检验发现,传输轨迹与分析的传输通道一致.
文献关键词:
长株潭;大气污染;后向轨迹;潜在源;传输通道
作者姓名:
李细生;张华;喻雨知;邓新林;罗慧妮;张靖;谢倩雯
作者机构:
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118;株洲市气象局,湖南 株洲 412003;长沙市气象局,湖南 长沙41001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细生;张华;喻雨知;邓新林;罗慧妮;张靖;谢倩雯-.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潜在源区分析及传输通道研究——以株洲市为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22(01):19-27
A类:
Meteolnfo
B类:
长株潭城市群,大气污染,潜在源区分析,传输通道,株洲市,Hysplit,特护期,次年,后向轨迹,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浓度权重轨迹,偏北,偏南,更替,季风,换有,行权,WPSCF,WCWT,带起,中北部,路向,平顶山,南阳,再经,襄阳,蛇形,荆州,岳阳,华容县,再过,常德,益阳,弧形,长株潭地区,这条,宽广,扇形,较远,远距离,重污染,个例
AB值:
0.3670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