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21年春季中国西北沙尘暴期间PM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解析
文献摘要:
亚洲沙尘是全球沙尘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西北部的戈壁沙漠和黄土高原是亚洲主要的沙尘源区之一,通过远距离传输至我国沿海城市及海洋,可能影响着城市空气质量、海洋初级生产力及全球气候系统.2021年3月,中国西北地区共发生3次沙尘暴事件.后向轨迹表明沙尘期气团主要起源于萨雷耶西克阿特劳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古海洋性沙漠)等.为了解中国西北沙尘暴期间PM2.5水溶性离子(WSIs)特征及来源分析,本研究于3月在宁夏中卫市某乡镇采集了PM2.5样品,并测定了其水溶性离子.结果显示,沙尘期和非沙尘期离子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沙尘期总WSIs浓度为(45.8±18.1)pgm-3,远高于非沙尘期的总WSIs浓度(29.7±12.8)ug·m-3,约为非沙尘期的2倍.其中SO42-、Ca2+、Na+、NH4+是沙尘期和非沙尘期PM2.5中主要的4种离子,占比分别为81.8%和77.9%.通过相关性及化学计量关系分析得出,沙尘期PM2.5中WSIs来源主要以自然来源(地壳土壤风化以及海盐)为主;非沙尘期除自然来源外,还可能受煤燃烧及机动车尾气等人为二次来源的影响.运用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法(PSCF)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CWT),分析了沙尘期与非沙尘期中卫市PM2.5总水溶性离子浓度潜在源区及其对研究区WSIs的贡献.结果表明,沙尘期潜在源区主要分布在中卫市的西北一带,权重浓度超过30 μg·m-3.非沙尘期主要受中卫市周边地区及西北一带的叠加影响,中卫市周边地区权重浓度超过30 μg·m-3.
文献关键词:
沙尘暴;PM2.5;水溶性离子;组成特征;来源解析;宁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艳;肖红伟;黄莉磊;艾文强;陈振平;肖扬宁;李智滔;陶继华
作者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南昌,330013;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南昌,330013;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200240;东华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南昌,33001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艳;肖红伟;黄莉磊;艾文强;陈振平;肖扬宁;李智滔;陶继华-.2021年春季中国西北沙尘暴期间PM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化学,2022(10):3299-3309
A类:
耶西,pgm
B类:
北沙,沙尘暴,PM2,水溶性离子,离子特征,来源解析,西北部,戈壁,黄土高原,原是,尘源,远距离传输,沿海城市,城市空气质量,初级生产力,气候系统,中国西北地区,尘暴事件,后向轨迹,气团,西克,阿特,塔克拉玛干沙漠,古海洋,海洋性,WSIs,来源分析,宁夏中卫市,离子浓度,ug,SO42,Ca2+,Na+,NH4+,化学计量,关系分析,地壳,风化,海盐,煤燃烧,机动车尾气,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法,PSCF,浓度权重轨迹分析,CWT,潜在源区,北一,周边地区,叠加影响,组成特征
AB值:
0.29352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