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5~2021年景洪市PM2.5的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
文献摘要:
分析2015~2021年景洪市大气污染特征,识别日均PM2.5浓度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所在月(超标月).利用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轨迹模型计算景洪市PM2.5超标月的逐日72h后向轨迹,并结合景洪市PM2.5浓度,通过聚类、潜在源区贡献因子和浓度权重轨迹因子等分析方法,识别景洪市日均PM2.5超标月的主要传输路径和潜在源区.结果表明:景洪市2~5月为日均PM2.5超标月;景洪市2~5月PM2.5的传输主要来自其西向、西南和南向,且中短距离和低空传输对应高PM2.5浓度;景洪市PM2.5源区主要位于缅甸中部、老挝西北部和泰国北部;通过归一化处理浓度权重轨迹因子可知,景洪市2~5月PM2.5传输的源区主要来自缅甸,贡献41%~50%,其次为泰国和老挝,分别为21%~27%和5%~12%.基于2015~2021年2~5月中南半岛火点数分布及与景洪市PM2.5浓度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影响景洪市PM2.5的主要排放源为缅甸生物质开放燃烧.研究可为景洪市建立跨境区域联防联控措施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研究提供指导.
文献关键词:
PM2.5;景洪市;聚类分析;潜在源区贡献因子;浓度权重轨迹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旭艳;韩秀珍;梁林林;朱琳
作者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北京100081;国家环境保护大气复合污染来源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化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旭艳;韩秀珍;梁林林;朱琳-.2015~2021年景洪市PM2.5的传输路径及潜在源区)[J].中国环境科学,2022(11):5023-5035
A类:
潜在源区贡献因子
B类:
年景,景洪市,PM2,传输路径,大气污染特征,日均,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单粒子,拉格朗日,轨迹模型,逐日,72h,后向轨迹,浓度权重轨迹,西向,南和,南向,中短,短距离,低空,缅甸,老挝,西北部,泰国,归一化处理,中南半岛,火点,浓度相关性,排放源,生物质,区域联防联控,未来气候变化,变化研究
AB值:
0.22464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