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体内药效学结合网络药理学的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作用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采用体内药效学实验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丝穗金粟兰的抗炎镇痛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乙酸致小鼠扭体实验评价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作用;经文献查阅并结合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对丝穗金粟兰已知成分及其对应靶点进行搜集,经GeneCards数据库搜索得到的炎症和疼痛相关靶点进行交互分析得到共同靶点.通过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构建丝穗金粟兰成分-靶点-疾病网络,探讨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的作用机制,选取关键潜在靶点及活性化合物,运用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丝穗金粟兰水提物高剂量可以明显缓解3个造模剂所致小鼠炎症和疼痛(P<0.05).网络预测分析共收集到31个活性成分、40个关键靶点、62条通路与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潜在药效物质与关键靶点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APK1)、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和白蛋白(ALB)结合活性良好.结论:丝穗金粟兰具有一定抗炎镇痛作用,其可能通过β-榄香醇、莽草酸、银线草醇E、银线草醇I等化合物调控PTGS2、MMP9、MAPK1、STAT3和ALB等靶点,从而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核转录因子-κB(NF-κB)、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等通路来发挥抗炎镇痛的作用.
文献关键词:
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显兴;奉建芳;丘琴;黄秋艳;陈玉敏
作者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广西优势中成药与民族药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 南宁 530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显兴;奉建芳;丘琴;黄秋艳;陈玉敏-.基于体内药效学结合网络药理学的丝穗金粟兰抗炎镇痛作用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22(07):1253-1261
A类:
丝穗金粟兰
B类:
体内药效学,网络药理学,抗炎镇痛作用,方法探究,镇痛机制,二甲苯,耳肿胀,角叉菜胶,足肿胀,实验评价,经文,PubChem,SwissADME,SwissTargetPrediction,GeneCards,交互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潜在靶点,活性化合物,AutoDock,分子对接,水提物,高剂量,预测分析,共收,活性成分,关键靶点,潜在药效物质,前列腺素,PTGS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1,信号传导,转录激活因子,STAT3,ALB,结合活性,香醇,莽草酸,银线,核转录因子,磷脂酰肌醇,PI3K,Akt
AB值:
0.25535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