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作用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的潜在活性成分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ID、Swiss Target Prediction、DisGeNET等数据库获取普济痔疮栓中的活性成分和痔疮的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导入STRING数据库中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将分析结果导入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图.同时使用该软件构建普济痔疮栓化学成分-靶点网络图、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图、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通过R软件对关键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AutoDock Tools软件对关键靶点与普济痔疮栓的与其相对应的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得到普济痔疮栓中的28个化合物、393个化合物相关靶点、183个化合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进一步筛选得到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的关键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Sr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3(CASP3)、雌激素受体1(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ERBB2)、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PPI富集分析得到2 894条GO功能条目与144条KEGG通路.在GO功能条目中,包括2 510条生物过程(BP)相关条目,146条细胞成分(CC)相关条目和240条分子功能(MF)相关条目.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积雪草酸(asiatic 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 acid)、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等化合物与AKT1、IL-6、EGFR、MMP9等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是基于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机制,本研究为下一步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文献关键词:
普济痔疮栓;痔疮;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翟弋焱;陈美琳;黄佳奇;时锐;黄志鸿;伍超;张景媛;张繁芹;刘鑫馗;程国良;李冰;吴嘉瑞
作者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北京102488;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翟弋焱;陈美琳;黄佳奇;时锐;黄志鸿;伍超;张景媛;张繁芹;刘鑫馗;程国良;李冰;吴嘉瑞-.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普济痔疮栓治疗痔疮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药师,2022(09):1515-1525
A类:
asiatic
B类:
网络药理学,普济痔疮栓,活性成分,TCMID,Swiss,Target,Prediction,DisGeNET,STRING,蛋白质相互作用,PPI,Cytoscape,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网络图,该软件,靶点网络,通路网络,关键靶点,基因本体,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Tools,分子对接,选得,个化,交集靶点,关键基因,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1,Sr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胱天蛋白酶,CASP3,雌激素受体,ESR1,ERBB2,细胞周期蛋白,CCND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条目,生物过程,细胞成分,MF,积雪草酸,acid,鹅去氧胆酸,chenodeoxycholic,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结合活性,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相关机制
AB值:
0.317282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