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蒙药暖宫七味丸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暖宫七味丸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并采用痛经模型大鼠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方法 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和网络药理学在线数据库(TCMID)结合文献报道确定暖宫七味丸的活性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在线平台得到活性成分对应的靶点.利用DisGeNET数据库和GeneCard数据库确定原发性痛经的相关靶点,手动筛选化合物-疾病的共同靶点,将潜在共同靶点蛋白上传至Biogrid平台,获取药物-疾病靶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Cytoscape 3.7.2软件对PPI网络进行网络图优化和拓扑学分析.利用DAVID 6.8数据库对潜在靶点进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基因本体论(GO)注释分析.动物实验验证采用缩宫素致痛经大鼠模型观察暖宫七味丸高、中、低剂量(2.0、1.0、0.5 g·kg-1)的镇痛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2.0、0.5g·kg-1)对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环氧合酶-2(COX-2)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测定各组大鼠子宫组织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水平.通过大鼠离体子宫肌张力实验观察暖宫七味丸水溶液(22.5、11.25 mg·mL-1)对大鼠子宫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的影响.结果 网络药理学预测结果显示,暖宫七味丸治疗痛经的潜在靶点有68个,PPI核心靶点有IL-6、PTGS2、TNF和TP53等.涉及到的通路有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癌症通路和雌激素信号通路等,涉及到的生物功能有炎症反应、一氧化氮的生物调节过程和对激素的反应和对血管的调节功能等.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暖宫七味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大鼠的扭体反应次数显著减少(P<0.01、0.001),同时扭体反应的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0.001);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组痛经模型大鼠子宫组织中过氧化物合成酶2(PTGS2)相关蛋白COX-2表达显著下调(P<0.001)),同时子宫组织中PGF2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暖宫七味丸高、低剂量水提液对大鼠子宫收缩幅度和频率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01).结论 暖宫七味丸可以通过下调PTGS2靶点进而调控子宫肌张力起到治疗痛经的效果.
文献关键词:
暖宫七味丸;原发性痛经;网络药理学;肌张力;前列腺素
作者姓名:
张东旭;李偲;刘羽康;韩峰;张爱杰;董世奇;樊慧蓉
作者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1617;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天津 300192;内蒙古自治区药品检验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东旭;李偲;刘羽康;韩峰;张爱杰;董世奇;樊慧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蒙药暖宫七味丸治疗原发性痛经作用机制及实验验证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2(08):1531-1539
A类:
暖宫七味丸
B类:
蒙药,原发性痛经,经作,利用网络,模型大鼠,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整合药理学,药理学研究,研究平台,TCMIP,TCMID,活性成分,Swiss,Target,Prediction,在线平台,DisGeNET,GeneCard,靶点蛋白,Biogrid,取药,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Cytoscape,网络图,图优化,拓扑学,DAVID,潜在靶点,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基因本体论,动物实验验证,缩宫素,大鼠模型,镇痛作用,blotting,5g,环氧合酶,COX,前列腺素,PGF2,离体,肌张力,实验观察,水溶液,子宫收缩,收缩幅度,网络药理学预测,核心靶点,PTGS2,TP53,癌症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生物功能,一氧化氮,调节功能,药组,潜伏期,合成酶,水提液
AB值:
0.2695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