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功能效果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心肌超声造影检查(MCE)对有胸痛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心肌节段及邻近心肌节段的微循环灌注功能进行定量评估的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有胸痛症状的90例AMI患者为AMI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有胸痛症状及心电图异常(ST段略下移或T波略低平),但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患者为对照组(C组).利用心脏声学造影软件对各节段心肌灌注的曲线下面积(AUC)、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斜率(WIS)及时间-强度曲线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比较AMI组术后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后间隔与C组前壁、前间壁、后间隔及两组下壁、后壁、侧壁之间上述各参数及其比值的差异.结果 AMI组术后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后间隔与C组前壁、前间壁、后间隔及两组下壁、后壁、侧壁心肌灌注参数比较,WIS、PI、AUC减低,而TTP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UC比值、PI比值、WIS比值、TTP比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术后的左室前壁、前间壁、后间隔与下壁、后壁、侧壁的时间-强度曲线较C组分离更明显.结论 MCE作为一种无创伤性、无辐射性的检查方式,可在早期预测PCI术后节段及相邻心肌节段的的微循环灌注情况,操作安全且迅速.
文献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声学造影;心肌微循环;时间-强度曲线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佳琪;刘楠楠;焦晓芳;周微微;孙旌舒;苏瑀芯;王靖云
作者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北部战区总医院研究生培养基地,辽宁 沈阳110016;北部战区总医院 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辽宁 沈阳1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佳琪;刘楠楠;焦晓芳;周微微;孙旌舒;苏瑀芯;王靖云-.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功能效果)[J].临床军医杂志,2022(05):478-481
A类:
B类:
心肌声学造影,定量评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心肌微循环,微循环功能,心肌超声造影,超声造影检查,MCE,胸痛症状,AMI,PCI,肌节,节段,微循环灌注,取自,战区,总医院,另选,期收,心电图异常,ST,下移,略低,低平,超声心动图检查,查无,心脏声学造影,心肌灌注,峰值强度,达峰时间,TTP,WIS,强度曲线,曲线特征,左室,前壁,间壁,后壁,侧壁,壁心,灌注参数,减低,比值比,无创伤,创伤性,无辐射,辐射性,检查方式,早期预测,后节
AB值:
0.27416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