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原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6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入我院的AMI合并CS患者209例,其中置入IABP患者102例(置入IABP组)、未置入IABP患者107例(未置入IABP组).为评估IABP置入与否以及置入时机不同(介入诊疗前置入和介入诊疗后置入)是否影响临床结局,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与未置入IABP组比,置入IABP组男性比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比例、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比例及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Ⅱ(SAPSⅡ)评分更高,既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房颤动、神志改变、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比例以及28 d病死率更低(P均<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置入IABP可改善28 d生存率(46.1%vs.25.2%,P=0.003).(2)在置入IABP的102例患者中,72例为介入诊疗前置入,30例为介入诊疗后置入.与介入诊疗前置入患者比,介入诊疗后置入患者血肌酐水平及SAPSⅡ评分更高(P均<0.05).生存分析显示,介入诊疗前置入患者28 d生存率数值上高于介入诊疗后置入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2.8%vs.30.0%,P=0.118).(3)回归分析表明,高龄(OR=1.015,95%CI:1.001~1.028,P=0.037)、神志改变(OR=2.709,95%CI:1.825~4.020,P=0.000)、PCI术后(OR=1.787,95%CI:1.180~2.705,P=0.006)为AMI合并CS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接受急诊冠状动脉造影(OR=0.654,95%CI:0.435~0.984,P=0.042)、较高动脉血酸碱度(OR=0.064,95%CI:0.023~0.184,P=0.000)、较高的收缩压(OR=0.961,95%CI:0.948~0.973,P=0.000)为近期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置入IABP可改善AMI合并CS患者的近期预后,介入诊疗前置入有改善生存趋势,但并非28 d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
文献关键词:
心原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球囊反搏;时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超;杨昊翰;王心宇;许浩博;袁建松;李佳;张峻;吴元;乔树宾;杨伟宪
作者机构:
100037 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医院 冠心病中心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超;杨昊翰;王心宇;许浩博;袁建松;李佳;张峻;吴元;乔树宾;杨伟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22(08):782-788
A类:
B类: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置入时机,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休克,IABP,AMI,CS,我院,中置,未置,介入诊疗,后置,临床结局,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简化急性生理学评分,SAP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心房颤动,神志,罪犯血管,左前降支,病死率,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血肌酐,生存分析,PCI,近期预后,动脉血,酸碱度,收缩压,独立保护,保护因素,主动脉球囊反搏
AB值:
0.18499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