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
文献摘要: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分析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并探讨核心药物治疗肛周湿疹的作用机制.方法: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库中治疗肛周湿疹的中药复方专利,通过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对核心药物进行活性成分、靶点筛选,使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肛周湿疹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运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对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纳入中药复方专利67项,涉及中药297味,药物性味以苦、寒为主,药物归经主要为肝经、脾经、肾经等;核心药物有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等.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出69个药物活性成分和190个靶点,核心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趋化性细胞因子8(Chemokine 8,CXCL8)、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肿瘤抑制p53蛋白(Tumor Protein P53,TP53)等,GO富集分析得到生物过程129个,细胞组分10个,分子功能15个,KEGG富集分析得到4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关键靶点对接较好的活性成分有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结论:临床治疗肛周湿疹应以清热利湿、杀虫祛风止痒为基本治则;核心药物治疗肛周湿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等特点,为进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中药新药开发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肛周湿疹;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
作者姓名:
梁彪;高家治;滕卉茹;王建东;徐朝辉;施展
作者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上海,20006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梁彪;高家治;滕卉茹;王建东;徐朝辉;施展-.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肛周湿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机制)[J].中医临床研究,2022(04):1-10
A类:
B类:
网络药理学,国家专利,中药复方治疗,肛周湿疹,用药规律,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国家知识产权局,中药复方专利,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行频,关联规则,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ystems,Pharmacology,Database,Analysis,Platform,TCMSP,靶点筛选,Cytoscape,软件构建,网络图,GeneCards,OMIM,数据库检索,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DAVID,基因本体论,功能富集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Autodock,Vina,关键靶点,分子对接,药物性味,归经,脾经,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白鲜皮,药物活性成分,核心靶点,Interleukin,IL6,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MMP9,趋化性,Chemokine,CXCL8,Tumor,Necrosis,Factor,肿瘤抑制,p53,Protein,TP53,生物过程,槲皮素,木犀草素,汉黄芩素,清热利湿,杀虫,祛风,止痒,治则,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基础实验,中药新药开发
AB值:
0.3596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