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持续性向地/背地变向性位置性眼震患者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伴持续性向地或背地变向性位置性眼震(DCPN)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区别.方法:回顾性收集我院收治的眩晕患者56例纳入DCPN组,均经眼震视图检查及翻滚试验证实为持续性DCPN患者,并进一步分为背地DCPN亚组40例和向地DCPN亚组16例;收集同时期诊断为常见耳石症的患者66例纳入常见耳石组.记录患者的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饮酒、失眠等)以及发病诱因、耳部相关症状(听力下降、耳鸣等)特点;所有患者均完善头颅核磁、血管、眼震电图相关检查,比较常见耳石组与DCPN组及其亚组的临床特点、检查结果及预后等差异.结果:与常见耳石组相比,DCPN组的病程较长(P<0.05);与常见耳石组和背地DCPN亚组相比,向地DCPN亚组的平均年龄更小、女性比例更高、病程更长、听力下降和耳鸣患者的比例更高(均P<0.05).常见耳石组患者首次复位后有84.8%的患者痊愈,1周内均痊愈;背地DCPN亚组首次复位后62.5%的患者痊愈,10 d内均痊愈;向地DCPN亚组首次复位后均无效,结合药物治疗和多次手法复位治疗,1个月后随访均痊愈,病程最长24 d.所有患者在3月后随访均未复发.结论:伴持续性向地/背地DCPN患者临床病程长,背地性DCPN危险因素与常见耳石症相似,提示两疾病的同源性;而向地性DCPN发病年龄偏轻、女性多见、病程更长,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耳石粘附及内耳病变相关.DCPN患者手法复位的效果比常见耳石患者差,向地性DCPN患者的复位效果更差.
文献关键词:
眩晕;变向性位置性眼震;嵴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志东;李晶晶;冯凯
作者机构: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神经内一科 北京 1013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志东;李晶晶;冯凯-.持续性向地/背地变向性位置性眼震患者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22(12):749-752
A类:
变向性位置性眼震,DCPN
B类:
性向,背地,临床特点,我院,眩晕,视图,翻滚,耳石症,基本资料,高脂血症,饮酒,失眠,发病诱因,耳部,听力下降,耳鸣,头颅核磁,眼震电图,相关检查,平均年龄,痊愈,手法复位,同源性,向地性,发病年龄,偏轻,粘附,内耳,耳病,变相,复位效果,嵴帽
AB值:
0.201854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