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眼震特点及听-前庭功能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与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眼震特点及听-前庭功能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01—2020-12收治的52例HC-BPPV与58例VM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患者眼震视图各参数、异常率,对比2组患者听-前庭功能检查结果,包括纯音测试、眼震检查、冷热试验、前庭诱发的肌源性电位(VEMP)、听觉脑干反应(ABR)检查.结果 HC-BPPV组患者平卧位(6.23±3.10)s、左侧卧位(8.55±3.36)s、右侧卧位(4.12±2.04)s的眼震潜伏期均明显高于VM组[(4.91±1.60)s、(5.65±1.29)s、(2.53±1.09)s],眼震持续时间[(35.69±5.60)s、(20.20±10.03)s、(45.38±11.58)s]及慢向速度[(12.35±6.13)°/s、(10.57±5.26)°/s、(17.66±6.50)°/s]均明显低于VM组[(60.28±11.05)s、(65.58±7.31)s、(90.61±8.26)s;(22.04±1.90)°/s、(25.38±11.71)°/s、(40.27±5.33)°/s](P<0.05).HC-BPPV组患者凝视试验(1.92%)、扫视跟踪试验(0)、平稳跟踪试验(0)、视动性眼震检查(3.85%)、自发眼震试验(0)异常发生率均明显低于VM组(22.41%、31.03%、13.79%、29.31%、20.69%,P<0.05).HC-BPPV组患者中枢性眼动(26.92%)、VEMP(13.46%)异常率明显低于VM组(50.00%、51.72%),冷热试验异常率(80.77%)明显高于VM组(20.69%,P<0.05).结论 眼震视图及听-前庭功能均能有效区别HC-BPPV与VM患者,与VM患者比较,HC-BPPV患者眼震潜伏期长,持续时间短,慢向速度低,眼震视图检查、中枢性眼动及VEMP异常发生率低,冷热试验异常发生率高,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有效依据.
文献关键词: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眼震;听-前庭功能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逯蕊芳;马存萍;刘莲花;黄增英;罗军
作者机构: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逯蕊芳;马存萍;刘莲花;黄增英;罗军-.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与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眼震特点及听-前庭功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22(04):483-487
A类:
B类:
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偏头痛患者,眼震,HC,BPPV,VM,西宁市,视图,异常率,前庭功能检查,纯音,冷热试验,肌源性,VEMP,听觉脑干,ABR,平卧位,左侧卧位,潜伏期,凝视,扫视,平稳跟踪,中枢性,眼动,临床诊治
AB值:
0.1775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