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临床和病理学特征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DILI的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2019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消化内科和肝病科收治的DILI患者60例,行肝活检,停用可疑药物,给予护肝治疗.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IL-17、IL-10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FGF-1)水平.结果 本组患者应用抗结核药(23.3%)、中草药(15.0%)、化学药物(11.7%)和保健品(11.7%)是引起DILI常见的药物种类,还有非甾体抗炎药(5.0%)、抗精神类药物(5.0%)、蜂毒(6.7%)、抗生素类(5.0%)、避孕药物(1.7%)、抗癫痫药物(3.3%)、降糖药(6.7%)和减肥药(5.0%);入组时,DILI患者血清ALT、AST和TBIL 分别为(198.5±33.1)U/L、(221.7±55.8)U/L和(42.3±12.8)μmol/L,治疗约2w后,均恢复正常;DILI患者肝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嗜酸性粒细胞(36.7%)、淋巴细胞(18.3%)、中性粒细胞(15.0%)等炎性细胞浸润,其他病理学表现包括浆细胞浸润(10.0%)、脂肪变性(8.3%)、胆汁淤积(5.0%)、肝细胞凋亡(3.3%)和肉芽肿形成(3.3%);入组时,DILI患者血清TNF-α、IL-17、IL-6、IL-10和FGF-1 水平分别为(16.5±3.3)pg/ml、(38.8±6.7)pg/ml、(122.9±15.2)pg/ml、(2.0±1.2)pg/ml 和(15.3±5.1)pg/ml,治疗后分别为[(2.1±0.8)pg/ml、(15.2±5.4)pg/ml、(45.3±8.4)pg/ml、(5.9±1.4)pg/ml和(26.8±7.6)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了解DILI患者常见的损肝药物、肝功能表现和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时给予停药和护肝处理,往往预后良好,检测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有助于评估病情.
文献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抗结核药物;中草药;肝组织病理学;细胞因子
作者姓名:
刘海涛;张雷鸣;李经纬
作者机构:
236000 安徽省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阜阳市肿瘤医院门诊药房;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药剂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海涛;张雷鸣;李经纬-.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与病理学特征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22(04):508-511
A类:
B类:
药物性肝损伤,伤患,病理学特征,DILI,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水平变化,我院,消化内科,肝病,肝活检,停用,可疑,护肝,血清肿瘤,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中草药,化学药物,保健品,非甾体抗炎药,精神类药物,蜂毒,抗生素类,避孕药物,抗癫痫药物,降糖药,减肥药,ALT,AST,TBIL,2w,肝组织病理学,嗜酸性粒细胞,炎性细胞浸润,浆细胞,脂肪变性,胆汁淤积,肝细胞凋亡,肉芽肿,pg,ml,肝功能,功能表现,病理学特点,停药,抗结核药物
AB值:
0.25754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