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结核病初治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结核病初治患者发生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 ATB-DILI)的危险因素,为初次抗结核治疗的患者避免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结核病初治患者177例,根据患者抗结核治疗期间是否发生ATB-DILI分为非ATB-DILI组和ATB-DILI组。收集两组患者进行抗结核治疗前性别、年龄、体重指数等一般情况,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蛋白水平,基础肝脏情况及一线肝毒性抗结核药物应用种类等资料。统计学分析采用曼-惠特尼
U检验和
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核病初治患者发生ATB-DILI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177例结核病初治患者的ATB-DILI发病率为20.3%(36/177)。非ATB-DILI组和ATB-DILI组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高血清铁蛋白发生率、一线肝毒性抗结核药物应用种类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Z=-2.13,
Z=-2.08,
χ2=9.08,
Z=-2.79,均
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病毒性肝病[比值比(odds ratio,
OR)=9.675,
P<0.001]、一线肝毒性抗结核药物种类(
OR=4.863,
P=0.001)、ALT基线水平(
OR=1.016,
P=0.011)和高血清铁蛋白(
OR=3.336,
P=0.018)是ATB-DIL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一线肝毒性抗结核药物应用种类(回归系数为1.582)、ALT基线水平(回归系数为0.016)与ATB-DILI的发生呈正相关。
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病、一线肝毒性抗结核药物应用种类、ALT基线水平、高血清铁蛋白是ATB-DILI的独立危险因素。
文献关键词:
结核;抗结核药;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静;王亚东;赵彩彦
作者机构: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感染科,石家庄 05005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静;王亚东;赵彩彦-.结核病初治患者药物性肝损伤危险因素的分析)[J].中华传染病杂志,2022(10):602-606
A类:
B类:
结核病,初治,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drug,induced,liver,injury,ATB,DILI,抗结核治疗,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北医,治疗期间,体重指数,生物化学指标,凝血酶原时间,血清铁蛋白水平,肝毒性,药物应用,统计学分析,惠特尼,logistic,相关危险因素,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白发,慢性病,病毒性肝病,比值比,odds,ratio,基线水平,回归系数
AB值:
0.17500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