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早期肺复张预处理策略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肺复张预处理策略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择期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给予6~8 mL/kg小潮气量机械通气;B组患者在A组通气治疗基础上给予5 cmH2 O呼气末正压通气;C组患者在A组通气治疗基础上采用早期肺复张策略.比较3组患者切皮前(T0)、体外循环开始前主动脉插管时(T1)、体外循环停机后1 h(T2)、术后24 h(T3)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肺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峰压(Ppeak)、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记录3组患者术后拔除气管导管时间、ICU停留时间、总住院时间及术后24 h低氧血症发生率.结果 在T1~T2时,C组的OI、Cdyn均高于其余两组,P(A-a)O2、RI均低于其余两组(均P<0.05);3组患者的Ppeak、CVP比较,以及各时间点组间MAP、心率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均短于A组和B组,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A组(均P<0.05),3组患者ICU停留时间与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于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于气管插管后立即进行肺复张预处理,短时间内可改善患者的Cdyn与肺氧弥散功能,降低术后24 h低氧血症的发生率,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文献关键词:
肺复张;预处理;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机械通气;肺功能
作者姓名:
施韬;史宏伟;魏海燕;张勇
作者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江苏省南京市 2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施韬;史宏伟;魏海燕;张勇-.早期肺复张预处理策略对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22(11):1219-1224
A类:
B类:
肺复张,预处理策略,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肺功能,择期,移植手术,小潮气量机械通气,通气治疗,cmH2,呼气末正压通气,切皮,T0,主动脉,动脉插管,停机,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压差,O2,RI,动态顺应性,Cdyn,气道,Ppeak,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拔除,除气,气管导管,ICU,停留时间,低氧血症,拔管时间,时间差异,气管插管,弥散功能,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恢复
AB值:
0.2268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