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结核标本及其联合玻璃珠磨菌法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探索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联合玻璃珠磨菌法对检测不同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菌载量的优化作用.方法:回顾性搜集200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住院和门诊诊治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 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qRT-PCR检测结果并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痰液1487份、脓液273份、脑脊液1391份、气管(支气管)肺泡灌洗液41份和血液4650份等.再通过建立伪随机函数的方法从中选取82份临床诊断为肺结核的痰液标本,对其进行玻璃珠(直径0.3 mm)振荡磨菌前后qRT-PCR定量检测效果分析.结果:11 570份不同临床标本的总检测阳性率为12.16%(1407/11 570).其中,气管(支气管)灌洗液的检出率最高[36.59%(15/41)],以门诊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43.48%(10/23)];其次是脓液标本[35.53%(97/273)],以住院患者来源的阳性率最高[36.26%(95/262)];痰液标本位居第三[30.33%(451/1487)];其他标本阳性率介于10.43%(485/4650)~15.03%(209/1391)之间.对选取的82份痰标本行5 min的玻璃珠磨菌处理后,qRT-PCR 检测的核酸浓度[44.45(9.05,71.62)×107拷贝/ml]较处理前[4.03(1.87,5.92)×107拷贝/ml]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20,P=0.016).其中,有28份(34.15%)痰标本提高了菌株数量级,尤其是21份含菌量为102拷贝/ml的临床痰标本经振荡研磨后有14份(66.67%)提升到了 103拷贝/ml菌量数量级,使阳性检出率由磨菌处理前的60.98%(50/82)提高到磨菌处理后的78.05%(64/82).结论:qRT-PCR对灌洗液、脓液和痰液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高,在其他标本中检出率低.采用玻璃珠振荡磨菌处理后可提高临床标本的阳性检出率.
文献关键词:
分枝杆菌;结核;分子诊断技术;实验室技术和方法;评价研究
作者姓名:
戴广明;王芬;曹廷明;褚洪迁;黄海荣;孙照刚
作者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转化医学研究室,北京101149;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耐药结核病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11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国家结核病临床实验室,北京1011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戴广明;王芬;曹廷明;褚洪迁;黄海荣;孙照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结核标本及其联合玻璃珠磨菌法检测价值的初步研究)[J].中国防痨杂志,2022(05):450-454
A类:
B类:
玻璃珠,检测价值,qRT,临床标本,结核分枝杆菌,载量,优化作用,首都医科大学,胸科,医院住院,门诊诊治,结核病,脓液,脑脊液,肺泡灌洗液,伪随机函数,函数的方法,肺结核,痰液标本,定量检测,检测效果,检测阳性率,门诊患者,患者来源,住院患者,痰标本,本行,酸浓度,拷贝,ml,株数,数量级,含菌量,研磨,阳性检出率,分子诊断技术,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AB值:
0.25334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