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
文献摘要:
针对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平台在实际运用中存在多普勒效应、易受水质和障碍物等影响产生误码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弱电鱼感知机理的水下仿生电场通信系统.该系统根据仿生电流场通信原理,通过两对发射接收电极传递信号,设计了一套基于幅移键控原理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模混合电路.首先,为实现平台低功耗及小型化,模拟电路通过合理选型并进行画板制版,具体的发射电路包含幅移键控调制电路以及半桥驱动放大电路,采用低零漂高精度仪表运放提取接受电极两端电势差;其次,为了提高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距离实时变化时通信系统的稳定性,通过FPGA增益控制数字电路控制可编程放大器实现自适应倍数放大;然后,采用FPGA模数转换数字驱动电路驱动模数转换芯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最后,通过整流滤波数字电路整流后设计幅移键控非相干解调数字电路输出二进制数据流后由串口电路传输至树莓派中进行数据处理.仿真分析了不同尺寸不同形状障碍物对水下电场通信影响,并进行水下通信实验,结果表明:在淡水中电导率为4.87×10-4 S/cm条件下,所提出的水下电场通信系统可实现通信距离为2.4 m时误码率为0,且水下电场通信收发电极平行时,通信性能最佳.
文献关键词:
水下机器人;水下通信;数字通信系统;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续丹;余雷;胡桥;冯兴龙;陆涛
作者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10049,西安;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智能机器人重点实验室,710049,西安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续丹;余雷;胡桥;冯兴龙;陆涛-.水下机器人集群通信系统设计及实验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22(06):40-49
A类:
幅移键控
B类:
水下机器人,机器人集群,集群通信,通信系统设计,实际运用,多普勒效应,障碍物,弱电,电鱼,感知机,仿生,通信原理,两对,递信,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数模混合电路,低功耗,小型化,模拟电路,路通,合理选型,画板,制版,发射电路,调制电路,半桥,放大电路,零漂,仪表,运放,电势差,通信距离,实时变化,增益控制,控制数字,数字电路,电路控制,放大器,倍数,模数转换,数字驱动,驱动电路,模拟信号,信号转换,数字信号,整流滤波,波数,非相干,相干解调,二进制数据,数据流,串口,树莓派,不同尺寸,水下电场,水下通信,信实,淡水,电导率,误码率,收发,通信性能,数字通信系统
AB值:
0.3866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