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对青霉胺片治疗威尔逊病的研究与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理论模型研究方法对青霉胺片治疗威尔逊病的有效性水平进行研究和评价.方法 建立青霉胺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并根据文献数据进行验证,计算相应组织器官中的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结合青霉胺对于Wilson病的有效性特征,采用恰当的评价参数以各器官中药时曲线为依据进行有效性研究与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讨论.结果 单次口服青霉胺250 mg,人体内静脉血中药物达峰浓度(Cmax)模型计算结果和文献结果分别为3.172和3.050μg·mL-1,曲线下面积(AUC0-24 h)分别为22.928和23.549μg·h·mL-1,模型计算和文献结果间决定系数(r2)为0.947,模型与文献结果一致;进一步计算单次给药24 h内肾脏、肝脏、心脏、肌肉和脑部Cmax分别为4.962、4.783、2.385、1.641、0.616μg·mL-1,AUC0-24 h分别为35.863、32.518、17.240、12.003、4.450μg·h·mL-1.结论 口服青霉胺片在相应器官中药物浓度分布有差异,应根据用药目的进行给药方案的设计与调整;优选在空肠部位具有更大比例溶液状态的制剂可有助于提高药物的有效性水平.本方法可用于青霉胺及其制剂有效性评价,并可进一步应用于影响药物有效性各因素的考察研究.
文献关键词:
青霉胺片;有效性评价;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威尔逊病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晨;高婕;刘英;陈涛;许明哲
作者机构: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 102629;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河南 郑州 450018;上海凡默谷信息有限公司,上海 20012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晨;高婕;刘英;陈涛;许明哲-.基于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对青霉胺片治疗威尔逊病的研究与评价)[J].中国药物警戒,2022(07):708-711
A类:
B类: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青霉胺片,威尔逊病,动力学理论,文献数据,组织器官,药物浓度,Wilson,评价参数,各器官,有效性研究,Cmax,AUC0,决定系数,r2,单次给药,脑部,浓度分布,给药方案,空肠,大比例,液状,有效性评价,药物有效性
AB值:
0.22067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