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应用利伐沙班时机选择及血栓发生的因素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选择抗凝剂利伐沙班的最佳治疗时机及血栓事件发生的因素分析.方法 募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的2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NVAF患者,随访途中失访15例,最终纳入206例.根据抗凝时间不同,分为A组68例,抗凝启用时间不超过3 d;B组68例,抗凝启用时间4~14 d;C组70例,抗凝启用时间>14 d,记录并比较90 d内3组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缺血事件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A组、C组在住院时间、再次住院时间、被动随访次数均显著高于B组(P<0.05);3组年费用支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栓塞、出血、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面积直径≥3 cm(OR=1.05,95%CI:1.02~1.18,P=0.023)、静脉溶栓(OR=1.04,95%CI:1.01~1.12,P=0.019)、CHA2DS2-VASc评分≥2分(OR=1.24,95%CI:1.08~1.62,P=0.037)是发生临床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因素.治疗后,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水平比较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肝损伤、肠系膜栓塞、小出血、严重出血等总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NVAF患者口服抗凝剂利伐沙班的最佳时机为4~14 d,有利于减少出血风险,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的独立因素是脑梗死面积、静脉溶栓等.
文献关键词:
卒中;心房颤动;利伐沙班;血栓形成;凝血酶原时间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宗权;吴贻红;张豪;周华;黄敏
作者机构:
215000 苏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学科;215000 苏州市立医院神经内科;215000 苏州市立医院心血管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宗权;吴贻红;张豪;周华;黄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应用利伐沙班时机选择及血栓发生的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09):936-939
A类:
B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非瓣膜性心房颤动,利伐沙班,时机选择,NVAF,患者选择,治疗时机,血栓事件,募集,苏州市,市立,神经内科,途中,失访,启用,复合终点,缺血事件,出血事件,logistic,再次住院,被动随访,费用支出,栓塞,终点事件发生率,统计学差异,脑梗死面积,静脉溶栓,CHA2DS2,VASc,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比较显著,肝损伤,肠系膜,严重出血,总发生率,口服抗凝剂,最佳时机,出血风险,血栓形成
AB值:
0.23792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