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不同程度脑微出血(CMBs)患者使用双抗治疗后出血转化及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0例,行头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后分为无CMBs组(C组)和CMBs组,CMBs组再应用影像学评定CMBs神经系统严重程度评分(NSS)进行脑微出血分型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100 mg+氯吡格雷75 mg,1次/d,连续口服21 d,此后改为阿司匹林100 mg或氯吡格雷75 mg,1次/d,治疗期间未予以其他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分别行头CT、SWI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治疗21 d时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并复查头CT、NIHSS评分.治疗1年时,复查头CT及mRS评分,统计出血转化例数.结果 C组和CMBs组使用双抗治疗后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分型中低危组、中危组脑出血转化率、NIHSS评分、mR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MBs组双抗治疗21 d与治疗后1年的脑出血转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脑出血转化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危组NIHSS评分及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低、中危型CMBs的患者使用双抗治疗不增加颅内出血的风险,不影响远期预后;而高危组应用双抗治疗可增加出血转化风险.
文献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脑微出血;出血转化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林峰;贾晓静;贾少杰;沈玉秀;曲鸿雁;程娜
作者机构: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神经二科,吉林 吉林 13201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骨二科,吉林 吉林 132011;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药理部,吉林 吉林 132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林峰;贾晓静;贾少杰;沈玉秀;曲鸿雁;程娜-.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脑微出血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2(05):1046-1049
A类:
B类: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脑微出血,CMBs,双抗治疗,预后情况,脑卒中患者,行头,磁敏感加权成像,SWI,严重程度评分,NSS,血分,中危,阿司匹林,mg+,氯吡格雷,治疗期间,未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Rankin,mRS,复查,后脑,脑出血转化,出血转化率,亚组分,颅内出血,远期预后,加出,急性缺血性脑梗死
AB值:
0.1802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