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病因学及诊治进展
文献摘要:
根据登记的相关研究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约1/3为不明原因卒中即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 stroke,CS)[1].而CS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可能是由于病因持续时间短暂或隐匿,不易被检测到;也可能是由于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认识不够全面或检查手段不成熟,导致目前无法发现病因.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演变和对卒中病因学的深入研究,虽然CS的比例在逐年下降,但仍然有一部分患者经标准评估后依然不能明确卒中病因,因此针对CS患者的二级预防无法展开.2014 年国际隐源性/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工作组Robert Hart及其同事提出了关于CS二级预防的新想法,首次提出了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 embolic strokes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的概念[1] ,用于描述经过完整血管检查后不伴近端50%以上动脉狭窄或高危心源性栓塞或其他已知病因的非腔隙性梗死.本文对ESUS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病因学及其诊治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增进临床医师对其了解,及早发现卒中病因、及早防治.
文献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心房颤动;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抗凝治疗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荣荣
作者机构:
济宁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 济宁 27202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荣荣-.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病因学及诊治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22(05):458-462
A类:
undeter,非狭窄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B类: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病因学,诊治进展,缺血性卒中,卒中患者,隐源性卒中,cryptogenic,CS,隐匿,临床医生,诊断技术,卒中病因,标准评估,二级预防,工作组,Robert,Hart,同事,想法,embolic,strokes,mined,source,ESUS,近端,动脉狭窄,心源性栓塞,腔隙性梗死,临床医师,早发现,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AB值:
0.2837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