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探索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征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embolic stroke of undetermined source,ESU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纳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7年1月-2022年5月连续住院的急性单侧前循环缺血性ESUS患者.采用颈动脉超声评估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比较梗死同侧颈动脉与对侧颈动脉斑块的发生率、多发斑块的发生率、不均质回声斑块的比例以及颈动脉斑块厚度等特征的差异.结果 共纳入101例ESUS患者,平均年龄60.7±14.1岁,男性72例(71.3%).梗死同侧非狭窄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为66.3%(67/101),梗死对侧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55.4%(56/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梗死同侧颈动脉多发斑块发生率为41.6%(42/101),梗死对侧多发斑块发生率为31.7%(32/1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梗死同侧不均质回声斑块的发生率高于梗死对侧颈动脉(39.6%vs.23.8%,P<0.001).另外,梗死同侧颈动脉斑块平均厚度大于梗死对侧颈动脉(2.8 mm vs.2.1 mm,P<0.001).结论 本研究急性ESUS患者中,梗死灶同侧的颈动脉较对侧颈动脉更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且多发斑块、斑块不稳定的比例也更高,斑块平均厚度更大,提示ESUS的发生与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超声特征有一定的相关性.
文献关键词:
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缺血性卒中
作者姓名:
徐莹鑫;张爽;周晓梅;袁景林;赵留庄;杨海华
作者机构:
北京 102699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莹鑫;张爽;周晓梅;袁景林;赵留庄;杨海华-.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与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22(11):1233-1237
A类:
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
B类:
前循环,不明原因栓塞性卒中,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特征,embolic,stroke,undetermined,source,ESUS,大兴区,神经内科,颈动脉超声,超声评估,对侧,回声,斑块厚度,平均年龄,斑块不稳定,超声特征,缺血性卒中
AB值:
0.1274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