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非HIV相关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23例临床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探讨非HIV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案,以提高儿童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非HIV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人口学特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治疗及转归.结果 23例患儿中男15例、女8例,年龄3个月~13岁(中位年龄22个月).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为发热(22/23,95.7%)、咳嗽(18/23,78.3%)和肝肿大(18/23,78.3%)等,此外皮肤受累9例(39.1%).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包括脓毒性休克(13/23,56.5%)、噬血细胞综合征(12/23,52.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1/23,47.8%)、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0/23,43.5%)等.7例患儿IgG下降,6例IgM升高,9例IgE升高,13例NK细胞计数下降.对11例患儿进行基因检测,发现6例有原发免疫缺陷病.87.0%患儿(20/23)经血培养证实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其中9例同时经骨髓培养证实,另2例分别通过皮肤活检和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技术(NGS)确诊.20例患儿给予抗真菌治疗.最终12例(52.2%)死亡,其中9例已接受了抗真菌治疗.结论 马尔尼菲篮状菌在非HIV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严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识别并进行血培养和骨髓培养可提高检出率,体液尤其是肺泡灌洗液NGS是可期待的检测手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患儿的预后.
文献关键词:
马尔尼菲篮状菌;诊断;治疗;儿童
作者姓名:
曾森强;樊慧峰;林海洋;梁宇峰;张东伟;卢根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呼吸科,广东广州 510623;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重症监护室,广东广州 5106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曾森强;樊慧峰;林海洋;梁宇峰;张东伟;卢根-.非HIV相关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23例临床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22(06):446-449,455
A类:
B类:
HIV,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分析,染患,诊治方案,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检查,转归,中男,咳嗽,肝肿大,外皮,肤受,受累,严重并发症,脓毒性休克,噬血细胞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IgG,IgM,IgE,NK,基因检测,免疫缺陷病,经血,血培养,时经,皮肤活检,肺泡灌洗液,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抗真菌治疗,不典型,病死率,早期识别,行血,高检,体液,可期,检测手段,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AB值:
0.2791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