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CT及PET?CT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CT及PET?CT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组织病理学诊断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男4例,女8例,年龄13~47岁,平均(28.75±12.02)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CT检查,3例病例进行CT强化扫描,3例病例进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结果:(1)分布位置:12例病例表现为颈部淋巴结增大,集中分布在颈部Ⅱ~Ⅴ区,2例伴有腋窝淋巴结增大,2例伴腹盆部淋巴结增大(为PET?CT检查发现).(2)淋巴结形状(225个淋巴结):椭圆形淋巴结占43.7%,圆形淋巴结占39.1%,长条状淋巴结占17.2%.(3)淋巴结的短径分布情况(225个淋巴结),多数在10 mm以下.(4)淋巴结强化方式:多数为均匀强化,少部分出现环形强化,动脉期CT值约为(74.66±13.45)HU,静脉期CT值约为(92.72±15.76)HU,延迟强化显著.(5)50组淋巴结的18F?FDG代谢情况:淋巴结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集中分布在5~10,平均值为6.85±2.76,且SUVmax值与淋巴结短径具有正相关性.结论:组织坏死性淋巴结炎好发于颈部,CT及PET?CT检查对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最终确诊依赖于临床资料、影像及病理的综合分析.
文献关键词:
坏死性淋巴结炎;淋巴结;计算机体层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18F-氟代脱氧葡萄糖
作者姓名:
李敏;刘建鹏;韩明山;张春艳;吕荣彬;刘芳菲;刘树永
作者机构:
泰安市中心医院医学影像中心;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研究生部
引用格式:
[1]李敏;刘建鹏;韩明山;张春艳;吕荣彬;刘芳菲;刘树永-.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CT及PET?CT影像表现并文献复习)[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03):312-316
A类:
B类: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PET,影像表现,文献复习,临床特点,断水,组织病理学,病理学诊断,影像资料,18F,FDG,分布位置,颈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盆部,椭圆形,长条状,强化方式,少部分,分出,动脉期,HU,延迟强化,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组织坏死,发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氟代脱氧葡萄糖
AB值:
0.1808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