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3-O-C12-HSL与PPARγ-LBD的结合特性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制备纯化的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配体结合域(PPARγ-LBD)肽段并观察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3-O-C12-HSL)与PPARγ-LBD的结合强度.方法 采用分子对接的方式预测3-O-C12-HSL与PPARγ的结合位点.合成PPARγ-LBD基因序列并插入pET28b质粒,鉴定后通过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重组肽段,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检测3-O-C12-HSL与PPARγ-LBD的结合动力学参数.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3-O-C12-HSL与PPARγ-LBD区的Tyr473和Tyr327形成氢键,3-O-C12-HSL末端柔性碳链与PPARγ-LBD区的Met329、Leu330等残基形成疏水结合.制备获得人PPARγ-LBD肽段,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检测在25~35 ku有一条蛋白的印迹,与PPARγ-LBD分子质量一致.3-O-C12-HSL与PPARγ结合的亲和力常数为1.65×10-4 mol/L,结合速率常数为1.06×102/ms,解离速率常数为1.75×10-2/s.结论 3-O-C12-HSL与PPARγ-LBD功能区结合能力强于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为制备针对3-O-C12-HSL的特异性靶向药物提供了实验依据.
文献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PPARγ;分子对接模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N-3-氧代十二烷酰-L-同型丝氨酸内酯;配体结合区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云燕;马刘合一;陈敏怡;李有强;刘润梅;罗冬元
作者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口腔科 510120;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何贤纪念医院检验科;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务部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云燕;马刘合一;陈敏怡;李有强;刘润梅;罗冬元-.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3-O-C12-HSL与PPARγ-LBD的结合特性研究)[J].天津医药,2022(07):673-677
A类:
Tyr473,Tyr327,Met329,Leu330,配体结合区域
B类:
铜绿假单胞菌,信号分子,C12,HSL,PPAR,LBD,结合特性,制备纯化,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丝氨酸,内酯,结合强度,结合位点,基因序列,pET28b,质粒,异丙基,半乳糖,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blot,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结合动力学,动力学参数,氢键,碳链,残基,疏水,ku,分子质量,亲和力,力常数,结合速率,速率常数,ms,解离,功能区,结合能,拮抗剂,GW9662,靶向药物,分子对接模拟
AB值:
0.26594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