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研究——以店名标牌为例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全球本土化"的观点,分析了语言景观中的语码使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广州市两大历史文化街区的店名标牌为样本,重点探究了语码混合的分布特征以及一些"特殊"语码的功能."全球本土化"强调本土特征对全球化的反馈作用,兼具全球化视野和民族文化精神.分析结果验证了在不同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中,母语(汉语)是主要语码,国际通用语(英语)语码次之.但是,在两个历史文化街区的语言景观中,英语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且"全球本土化"特征明显,即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语码混合共存现象比较普遍,而且多语标牌语码大多以模糊语码边界的杂糅形式呈现.粤语方言通过汉字表音、汉语拼音及粤语拼音等方式附着于主要语码中,实现了其本土文化的符号建构.本研究揭示了多语背景下语言景观中不同语码的分布、特征和功能,可以为探究语码混合机制提供参考.
文献关键词:
语言景观;历史文化街区;"全球本土化";语码混合;店名标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巫喜丽;战菊
作者机构:
吉林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巫喜丽;战菊-.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研究——以店名标牌为例)[J].中国外语,2022(04):53-61
A类:
店名标牌,语码混合,多语标牌
B类:
历史文化街区,语言景观,景观研究,全球本土化,使用特征,大历史,反馈作用,文化精神,母语,通用语,空间分布差异,方言,合共,存现,模糊语,杂糅,粤语,语方,汉字表,表音,汉语拼音,本土文化,符号建构,混合机制
AB值:
0.19506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