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安徽省阜阳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耐药及分子传播网络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阜阳市2020-2021年新报告HIV感染者主要亚型毒株的分子流行特征及传播网络情况,为当地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共收集阜阳市新报告感染HIV-1血液样本589份,扩增pol基因和测序,运用美国斯坦福大学耐药数据库进行耐药突变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提取传播网络并分析其特征,对研究对象进入网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成功扩增获得589名HIV感染者的pol区基因序列,主要的亚型为CRF07_BC(34.8%),B(30.4%)和CRF01_AE(22.4%),新报告感染者总体耐药率为8.6%.三个主要亚型分别以0.5%作为基因距离阈值构建了分子传播网络,入网率分别为B(41.3%)、CRF07_BC(34.6%)和 CRF01_AE(20.5%).对进入网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50岁(与<30岁相比,aOR=2.419,95%CI:1.189~4.921)、CRF07_BC(与 CRF01_AE 相比,aOR=1.875,95%CI:1.085~3.242)、B 亚型(与CRF01_AE 相比,aOR=1.954,95%CI:1.086~3.513)和 CD4细胞计数在 200~500个/μL者(与<200 个/μL者相比,aOR=2.155,95%CI:1.296~3.582)、耐药(与不耐药相比,aOR=5.142,95%CI:2.383~11.095)更容易进入网络.结论 阜阳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耐药率较高,并形成了耐药传播簇.通过构建分子传播网络,识别出当地农村地区文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群应为重点干预对象.
文献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分子传播网络;耐药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潘文婷;胡冰;韦伟;杨晓辉;倪杰;张进;戴色莺;沈月兰;方琴;秦义组;缪礼锋;高南南;丁霞;吴建军
作者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肥230032;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合肥230041;阜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阜阳236030;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肥23060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文婷;胡冰;韦伟;杨晓辉;倪杰;张进;戴色莺;沈月兰;方琴;秦义组;缪礼锋;高南南;丁霞;吴建军-.安徽省阜阳市新报告HIV感染者耐药及分子传播网络研究)[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12):1364-1369
A类:
B类:
阜阳市,新报告,HIV,感染者,分子传播网络,毒株,分子流行特征,共收,血液样本,pol,美国斯坦福大学,耐药突变,突变分析,建系,系统进化树,入网,基因序列,CRF07,BC,CRF01,AE,耐药率,基因距离,距离阈值,aOR,CD4,不耐,耐药传播,传播簇,地区文化,文化程度,老年人群,重点干预,艾滋病病毒
AB值:
0.25521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