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国内股权激励效果文献综述
文献摘要:
技术进步促进了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这就要求公司经营者的管理能力也要随之提高,并寻求受托人管理企业,因此管理权和经营权开始分离.公司经营者和管理者都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因此难免出现矛盾,委托代理问题就此产生,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为吸引、留住人才并激励员工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股权激励政策在公司开始出现.股权激励制度在公司竞争的过程中作为一种缓解委托代理关系的方法而出现,统一了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利益.股权激励制度最早产生于美国,1952年美国菲泽尔公司(又名美国辉瑞制药)设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期权计划.我国国内股权激励制度的萌芽出现较早,但形成较晚.1999年8月我国首次提出"对企业高管层和技术骨干实行包括期权在内的股权激励",零星企业开始"试水"股权激励,但实施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6 年1月我国出台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之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这使我国的股权激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2016 年 8 月实施新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更加有利于企业灵活构建股权激励机制.近年来,与股权激励相关的政策越来越完善,股权激励的具体实施也越来越成熟,但是股权激励的效果却一直未有定论.因此,股权激励作为一种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其激励效果如何,仍然是值得探究的问题.
文献关键词:
作者姓名:
高思佳;赵晋;冯然
作者机构:
陕西理工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高思佳;赵晋;冯然-.国内股权激励效果文献综述)[J].销售与管理,2022(09):111-113
A类:
B类:
激励效果,文献综述,生产规模,公司经营,经营者,受托人,管理权,经营权,难免,委托代理问题,就此,公司业绩,留住人才,多价,股权激励政策,激励制度,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人,早产,又名,辉瑞,制药,个股,股票期权,企业高管,技术骨干,行包,零星,一帆风顺,激励管理,管理办法,试行,发展时期,定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
AB值:
0.26149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