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丹参活性成分生物可及性分析
文献摘要:
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建立丹参中6个丹参酚酸类和4个丹参酮类成分同时定量分析的方法;采用半仿生方法对丹参进行体外模拟消化,探讨口服给药经胃肠消化转运过程中丹参有效成分含量比例的变化和生物可及性.结果表明,10个指标成分在相应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在91.35%~105.65%;经过体外模拟消化后,丹参人工胃、肠液消化提取物化学成分种类无明显变化,丹酚酸B和迷迭香酸含量比例降低,原儿茶醛和丹参素的含量比例增加;在模拟胃液消化过程中,生物可及性由大到小依次为:丹参素(50.19%)>丹酚酸B(33.44%)>紫草酸(27.34%)>丹酚酸A(21.71%)>迷迭香酸(12.31%);在模拟肠液消化过程中,生物可及性由大到小依次为:15,16-二氢丹参酮Ⅰ(5.45%)>丹参酮Ⅰ(3.67%)>隐丹参酮(3.29%)>丹参酮ⅡA(3.01%)>丹酚酸A(2.39%)>紫草酸(1.57%)>丹酚酸B(1.02%)>丹参素(0.41%)>迷迭香酸(0.34%).综上,本研究建立的UHPLC方法能准确、灵敏地同时测定丹参药材及提取物中6个丹参酚酸类和4个丹参酮类成分的含量,半仿生提取生物可及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胃、肠液的作用下,丹参中并非所有成分均被消化,特别是迷迭香酸和丹酚酸B.因此,在丹参药材及其提取物质量研究中,质量标志物的选择及含量限度的确定均需同时考虑生物可及性.
文献关键词:
丹参;多指标定量分析;质量评价;半仿生提取;生物可及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赖莉;蒋正阳;冯宇鹏;罗国安;谢媛媛;王淑美
作者机构:
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广州510006;广东省中药质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数字化质量评价技术重点研究室,广东广州510006;清华大学化学系,北京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赖莉;蒋正阳;冯宇鹏;罗国安;谢媛媛;王淑美-.丹参活性成分生物可及性分析)[J].药学学报,2022(08):2435-2444
A类:
多指标定量分析
B类:
活性成分,分生,生物可及性,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丹参酚酸,酚酸类,丹参酮类成分,体外模拟消化,口服给药,经胃,中丹,有效成分含量,指标成分,肠液,分种,丹酚酸,迷迭香酸,酸含量,原儿茶醛,丹参素,模拟胃液,紫草酸,隐丹参酮,同时测定,半仿生提取,物质量,质量研究,质量标志物,量限
AB值:
0.20925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