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不同中医体质在校大学生下肢肌力特征及其抗阻训练应答差异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设定运动负荷下,观察不同中医体质在校大学生下肢肌力测试成绩分布特点及其训练效果差异.方法:随机抽选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在校大学生并依据其体质类型分为平和组、阴虚组、阳虚组、气虚组、血淤组、痰湿组、湿热组、气郁组、特禀组,其中每组又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小组12人,共18小组.训练方法:实验组采用阶梯式周期性下肢负重深蹲抗阻训练;负荷:30%-80%RM、12-25次/组、3-5组/天、3天/周、连续16周.观测指标:分别于训练前后测试立定跳远成绩并记录,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比训练前、后成绩(得分)变化,横向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实验前后对比采用两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1)不同组别在校大学生立定跳远测试成绩分布与其中医体质属型无关;(2)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除气虚组立定跳远成绩变化不显著外(p>0.05),其余各组实验前后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次测试对比未发现对照组各组成绩存在变化(p>0.05);(3)实验组中,变化差值最大为平和组21.00,其次为湿热组14.42,变化最小的为阴虚组8.00.结论:未发现不同中医体质学生下肢爆发力成绩表现存在差异;连续16周训练后,可有效促进除气虚组外其它不同中医体质学生立定跳远成绩提升;相比于其它组,平和组平均分值提升幅度较大.不同中医体质在校大学生下肢肌力抗阻训练效果存在应答差异.
文献关键词:
大学生;中医体质;分布;肌力训练;应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牛文玉;杨俊
作者机构:
贵州财经大学体育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文玉;杨俊-.不同中医体质在校大学生下肢肌力特征及其抗阻训练应答差异研究)[J].运动精品,2022(08):64-66
A类:
B类:
在校大学生,生下,下肢肌力,抗阻训练,差异研究,运动负荷,测试成绩,成绩分布,训练效果,效果差异,抽选,中医体质类型,阴虚,阳虚,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训练方法,阶梯式,负重,深蹲,RM,观测指标,后测,立定跳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横向比较,单因素方差分析,验前,组别,除气,次测试,中医体质学,下肢爆发力,成绩表,成绩提升,平均分,升幅,肌力训练
AB值:
0.2837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