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可变阻力训练的复合式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表现的影响
文献摘要:
目的:探讨4周可变阻力训练在复合式训练中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深蹲最大力量和爆发性运动表现的干预效果.方法:招募23名身体健康的男性篮球专项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训练干预4周,每周2次.训练内容包括深蹲、跳深、下蹲跳、立定跳远和20 m冲刺,深蹲强度为80%~85%1RM.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训练内容和负荷量均相同.实验组采用占总强度40%的弹力带负荷取代部分自由重量.比较4周训练前后身体成分、深蹲最大力量、下蹲跳、蹲跳、立定跳远、20 m冲刺的变化.结果:4周训练后,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脂率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②深蹲相对力量存在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VRT vs CRT:+18.99%vs+14.38%,P=0.019,η2=0.247),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深蹲最大力量(P<0.001,效应量(ES)=0.82-0.88)和相对力量(P<0.001,ES=0.98-1.05)均出现了极其可能的中等程度提高;③蹲跳高度的组别和时间交互效应趋向显著(VRT vs CRT:+6.43%vs+0.58%,P=0.052,η2=0.177),实验组的蹲跳高度相比对照组出现了非常可能的中等程度提高(P=0.013,ES=1.16);下蹲跳高度仅实验组出现了可能的小程度提高(P=0.007,ES=0.33);④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立定跳远与20 m冲刺表现均未出现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恒定阻力训练相比,4周可变阻力训练对深蹲相对力量表现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且运用复合式训练方式能更有效地提高蹲跳高度.
文献关键词:
可变阻力训练;弹力带;复合式训练;最大力量;爆发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林;韩冬;郭炜;陈贞祥;张宏杰;张铭鑫;马晓蔚
作者机构:
上海体育学院竞技运动学院,上海 200438;上海体育科学研究所上海市反兴奋剂中心,上海 200030;上海海洋大学体育部,上海 2013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林;韩冬;郭炜;陈贞祥;张宏杰;张铭鑫;马晓蔚-.基于可变阻力训练的复合式训练对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表现的影响)[J].体育学研究,2022(04):98-107
A类:
爆发性运动,vs+14,vs+0
B类:
可变阻力训练,复合式训练,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下肢运动,运动表现,深蹲,最大力量,干预效果,招募,篮球专项,训练干预,训练内容,跳深,下蹲跳,立定跳远,冲刺,1RM,负荷量,弹力带,后身体,身体成分,去脂体重,体脂率,组别,交互效应,VRT,CRT,+18,效应量,ES,跳高,+6,小程,恒定阻力,提升效果,训练方式,爆发力
AB值:
0.2501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