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不同宿主来源猬迭宫绦虫线粒体pcox1、pcox3和prrnS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文献摘要:
为了分析不同宿主猬迭宫绦虫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系发育关系,本研究通过PCR方法扩增了湖南省7种不同宿主体内采集的7株猬迭宫绦虫(其中3株为裂头蚴)的线粒体pcox1、pcox3和prrnS基因并测序,采用DNAStar 5.0软件分析其与其他绦虫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利用DnaSP V6.12软件计算并分析各基因序列的多样性;利用邻接法绘制pcox1、pcox3和prrnS基因的遗传进化树.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7株虫株均扩增出了分别为396 bp(pcox1)、362 bp(pcox3)和280 bp(prrnS)的目的片段,且3种基因碱基差异率分别为0~2.27%、0~1.10%和0~1.79%.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本研究的7株猬迭宫绦虫与已报道的其他猬迭宫绦虫线粒体pcox1、pcox3和prrnS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20%~100.00%、98.90%~100.00%和97.90%~100.00%;与其他绦虫线粒体pcox1、pcox3和prrn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66.70%~84.10%、51.70%~72.10%和63.80%~87.10%.基于基因序列单倍型数(H)、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平均核苷酸差异(K)数据的基因序列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基因变异率为pcox1>prrnS>pcox3.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7株虫株的pcox1、pcox3和prrnS基因均与已知猬迭宫绦虫相应基因聚类在同一分支,与其他绦虫所属分支相距较远,且基于pcox1、pcox3和prrnS基因均可以将猬迭宫绦虫聚为两个分支.上述结果表明,上述3种基因尤其是pcox3基因均可以作为研究不同宿主来源猬迭宫绦虫遗传变异的分子标记及用于其虫种的鉴定,且猬迭宫绦虫的遗传变异与宿主无关.该研究是国内首次通过线粒体基因探究不同宿主猬迭宫绦虫的遗传进化关系,为猬迭宫绦虫的分子鉴定、分类和群体遗传研究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猬迭宫绦虫;不同宿主;线粒体DNA;序列分析;种系发育关系
作者姓名:
贺峻琳;龚腾芳;谢馨锐;李文超;陈叔玉;李芬;刘伟
作者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引用格式:
[1]贺峻琳;龚腾芳;谢馨锐;李文超;陈叔玉;李芬;刘伟-.不同宿主来源猬迭宫绦虫线粒体pcox1、pcox3和prrnS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2(04):445-448,460
A类:
猬迭宫绦虫,pcox3,prrnS
B类:
不同宿主,pcox1,系统发育分析,遗传多样性,种系发育关系,裂头蚴,DNAStar,基因序列,DnaSP,V6,软件计算,邻接,接法,遗传进化树,bp,碱基,基差,同源性分析,序列同源性,单倍型多样性,Hd,核苷酸多样性,Pi,多样性分析,基因变异,系统进化树,相距,较远,遗传变异,分子标记,线粒体基因,进化关系,分子鉴定,群体遗传,遗传研究,序列分析
AB值:
0.1875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