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域变迁研究
文献摘要:
教育场域的发展始终受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的影响.在场域理论视角下透析政治、经济和文化场域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进行的合理移植和产生的可视效果发现,社会各场域的变革容易使自身陷入割裂、冲突、融合与重构之中,并进一步诱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政策失位、目标偏离、内容异化、评价滞后等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并存,但客观原因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的力所不及之域,只能提升自身场域稳定性来应对社会各场域的干扰.教育工作者应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为中心,塑造场域环境,打造传统文化教育新生态;充实课程场域,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育人价值;更新技术场域,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技术和方法;重构评价场域,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多元评价体系,从而缓解社会各场域的波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的冲击.
文献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理论;教育变迁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宏;朱帅
作者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吉林长春 13002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宏;朱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场域变迁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22(02):131-138
A类:
B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场域变迁,变迁研究,教育场域,文化场域,场域理论,各场,身陷,割裂,主客观,客观原因,力所不及,教育工作者,教育新生态,课程场域,教育内容,育人价值,教育技术,多元评价体系,教育变迁
AB值:
0.16444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