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少数民族童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
文献摘要: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如"母语记忆"般的少数民族童谣,虽形式短小、简单,却承载着各民族文化的根脉,各民族语言、艺术各具特色,更因历史文化联系多元又一体.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整理与比较、文献研究等方式,认为儿童阶段是播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种子的基础阶段,少数民族童谣无疑是一种很好的载体,在认知、美育、促进情感发展和文化认同方面可以发挥极大的教育功能.同时提出在教育主战场、文旅融合、创作创新以及儿童活动中的实现路径思考,期待独具魅力的中国少数民族童谣,凝聚成中华民族同心同向的文化力量,蓬勃向上,源远流长!该研究对于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关键词:
少数民族童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韩利;王一珊
作者机构: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四川 成都61004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利;王一珊-.少数民族童谣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教育功能和实现路径)[J].民族学刊,2022(06):24-29
A类:
少数民族童谣,民族童谣
B类: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功能,少数民族文化,母语,短小,各民族文化,根脉,民族语言,各具特色,文化联系,又一体,实地调查,资料收集,播撒,基础阶段,美育,情感发展,主战场,文旅融合,创作创新,儿童活动,路径思考,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力量,蓬勃向上,源远流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地区文化,文化教育,民族团结
AB值:
0.25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