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时空约束下的地铁可达性研究:以北京为例
文献摘要:
以北京市为例,基于340个站点的时刻表构建地铁组织网络,采用网络分析法和累积机会法,对比在"工作日"和"双休日""高峰期"和"非高峰期"等时空约束下的可达性动态.研究发现:①由于起始地空间区位特征及沿线土地利用功能结构的多样性,不同线路的时刻组织模式各异.②基于运营组织网络的地铁可达性存在时刻上的动态变化,一日内早晚高峰可达性最优,双休日可达性略低于平时.③基于运营组织网络的地铁可达性与基于设施网络的可达性存在明显空间差异,且距市中心15~20 km处的站点工作日和双休日的可达性差异最大,与地铁网络结构特征有关.综上,基于时刻组织时空约束下的可达性分析有利于了解地铁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并有助于进一步剖析居民出行规律和城市空间结构.
文献关键词:
地铁;时刻表;组织网络;累积机会法;可达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姣娥;熊美成;黄洁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姣娥;熊美成;黄洁-.时空约束下的地铁可达性研究:以北京为例)[J].地理科学,2022(01):83-94
A类:
累积机会法
B类:
时空约束,地铁可达性,时刻表,建地,组织网络,网络分析法,工作日,双休日,高峰期,起始地,区位特征,土地利用功能,功能结构,同线,组织模式,运营组织,一日,早晚高峰,略低于,设施网络,空间差异,可达性差异,地铁网络,网络结构特征,可达性分析,地铁系统,析居,居民出行,城市空间结构
AB值:
0.32443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