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融合空间统计特征的长三角生态空间供需平衡研究
文献摘要:
选择长三角为研究区,构建生态空间质量评价体系,结合可达性分析、统计分析方法,通过人口、GDP、土地开发强度反映生态需求程度,分析生态空间质量的空间分布和生态空间满足人类需求程度的空间分异及演变特征.结果 表明:(1)通过融合可达性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建立的生态空间供需平衡指数,能很好地识别生态空间供需"短板".(2)长三角生态空间质量从北向南逐渐升高,1995-2015年生态空间质量较差的区域从各大城市中心部分扩大到城市周边地区.(3)长三角生态空间供需平衡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供给不足的区域主要是在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城市,供大于需的区域主要是在生态高质量区域.
文献关键词:
生态空间质量;生态需求;供需平衡;可达性;长三角地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陈艺华;陈振杰;李飞雪;黄秋昊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艺华;陈振杰;李飞雪;黄秋昊-.融合空间统计特征的长三角生态空间供需平衡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2(01):13-19
A类:
供需平衡指数
B类:
空间统计,统计特征,生态空间质量,空间质量评价,质量评价体系,可达性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土地开发强度,生态需求,需求程度,人类需求,空间分异,演变特征,从北向南,城市中心,心部,城市周边,周边地区,时空差异,供给不足,城市化发展,长三角地区
AB值:
0.2508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