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长江经济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形成机制
文献摘要:
探讨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可为实现区域用水效率协同提升提供新的政策视角.本文以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法(SFA)测算出其2009-2018年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基于此构建其空间关联矩阵,继而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考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的整体结构、个体结构及其空间聚类方式,最后采用二次指派程序法探讨网络形成机制.结果表明:①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整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但研究期内提升显著,空间关联网络格局显现,且整体网络可达性较强,几乎不存在非对称性可达的联系对,仍存在关联不紧密、网络结构稳定性欠佳等问题;②上中下游地区的中心城市发挥着中心行动者、中介沟通者的重要作用,呈现"中心城市—非中心城市"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特征;③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板块可划分为净溢出、主受益和双向溢出板块,各板块成员组成符合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的分布特征;④城市间地理邻近性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对外开放程度差异等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对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关联网络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
文献关键词:
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形成机制;社会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明斗;翁爱华
作者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大连11602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明斗;翁爱华-.长江经济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空间关联网络及形成机制)[J].地理学报,2022(09):2353-2373
A类:
B类:
长江经济带,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空间关联网络,网络特征,用水效率,协同提升,政策视角,上城,随机前沿分析法,SFA,关联矩阵,社会网络分析法,法考,整体结构,个体结构,空间聚类,二次指派程序法,网络形成,内提升,网络格局,网络可达性,非对称性,存在关联,结构稳定性,上中下游,行动者,非中心城市,空间分布特征,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地理邻近性,对外开放程度,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AB值:
0.2187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